登录/注册 搜索

【非遗动态】武工院学子走近浠水杂技,领略舞台绝技间的非遗风采

发布时间:Jul 24, 2025 | 作者:信息发布



近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星光”计划志愿服务团队来黄冈市(浠水县)杂技团探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浠水杂技,近距离感受浠水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杂技团学员队队长徐盼向志愿服务团队详细介绍了浠水杂技的发展脉络。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浠水杂技起源于明清时期,历经数百年传承,从街头卖艺的“撂地摊子” 到登上专业舞台的艺术精品,从老一辈艺人的口传心授到如今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编排,每一步跨越都凝结着浠水人对技艺的坚守与对文化的热爱。在训练场馆,学子们看到演员们正进行空翻、顶碗等高强度训练,一个个高难度动作将力量与柔美完美融合。“浠水杂技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每天 6 小时以上基础训练,全年无休,哪怕是简单的转碟,都要经过上千次练习才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 徐盼的话让学子们深刻理解,非遗的光彩不仅在于舞台上的惊艳,更在于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
观摩过程中,学子们被演员们的专注与坚韧打动。他们表示,以往只在屏幕上见过杂技表演,如今亲眼目睹训练中的汗水与伤痕,才真正明白“绝技” 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这种精神正是浠水杂技最珍贵的 “遗产”。
在转碟体验环节,从最初的碟子频繁掉落,到在指导下逐渐掌握重心控制技巧,学子们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的杂技精髓。“原来一个小小的转碟,都藏着这么多门道!” 有学子感慨道。这次实践让他们对浠水杂技的 “精、气、神” 有了更鲜活的认知,也对非遗传承的意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近年来,我县始终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与活化,通过开展惠民演出、校园研学、线上展示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浠水杂技、爱上浠水杂技。我们欢迎更多青年群体走进浠水、感知非遗,共同守护这份文化瑰宝。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浠水县文化馆公众号

编辑:周浩梅  编审:周鹏

总编审: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