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3个项目入选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Dec 10, 2023 | 作者:信息发布
经过前期推荐、项目申报,浠水3个项目入选黄冈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已过公示期
分别是
传统美术中的泥塑
传统技艺中的鱼丸手工制作技艺
绿杨桥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浠水泥塑”是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已被列入黄冈市级非遗项目。
朱一林杂技雕塑系列作品《双人吊子》
朱一林杂技雕塑系列作品《顶碗》
朱一林杂技雕塑系列作品《单手掐脖顶》
黄冈市非遗“浠水泥塑”第三代传承人朱一林曾获得首届“浠水名匠”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黄冈市文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他将黄冈文化融入作品,创作的《人民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沉思》《北宋医王庞安时与苏东坡的茶话》《“梦飞天”群雕(双子吊、顶碗等)》等深受好评。
今年4月7日,“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第三届民间工艺技能大赛在湖北省荆州市举办,朱一林现场创作《达摩》脱颖而出,荣获泥塑组金奖。
巴河鱼丸是浠水县传统手工美食,也是浠水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之一,又是各种宴席桌上的美味佳肴。其制作技艺按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为本,既延续了长江流域渔业人制作的传统,又承载了浠水县巴河镇的历史人文。
巴河鱼丸取材很特殊有二,其一是制作鱼丸的鱼肉取用望天湖的鱼,望天湖无工业污染源,水质清澈,生物饵料资源十分丰富,望天湖的鱼肉质鲜嫩,所以制作出来的鱼丸更加新鲜美味。其二是芝麻湖,芝麻湖盛产九孔藕,鱼食用九孔藕荷叶,鱼质更显不同。
巴河鱼丸制作技艺以传统手工制作为基础,在浠水县广受赞誉,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制作技艺与周边一带有所不同,与其独特的制作技艺是分不开的,既能除去鱼的腥味,又保持鱼本身独特的鱼鲜味,除选料外,还要有配料搭配、鱼浆制作、捏丸、浸泡煮熟等制作技艺的娴熟,才能保持肉丸的质量。
巴河鱼丸制作完成后,外观圆滑富有满足感,可作为一道单独菜品选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美食佳肴。这样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圆子,色泽洁白,口感鲜香滑嫩。
行至浠水县清泉镇,沿街可见多家绿杨桥封缸酒的醒目招牌,在地标优品馆和商超亦有绿杨桥封缸酒的销售专柜。
绿杨桥封缸酒的历史,还得从北宋时期说起。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曾数度游历浠水,一日,苏东坡与庞安时在凤栖山下清泉寺旁一家酒馆饮酒后,酒醉下马在绿杨桥上卧宿一晚。清晨醒来即兴写下“我醉欲眠芳草,解鞍欹枕绿杨桥”的佳句被千古传诵。此后,后人将此酒以“绿杨桥”封缸酒命名传承至今。
浠水县兰溪镇上游五里的溪潭坳河滨峭壁石下,有一石穴大如米瓮,深约三尺。穴中涌着泉水,甘冽芳香,这就是闻名天下的第三泉。浠水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壤中富含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矿物质,当地人种植一种糯米称“三粒寸”。该米洁白如玉、光洁透亮,三粒米达一寸长。
好水,好米,这便是封缸酒的原料。
浸米、蒸米、淋饭、拌曲……古法酿造的每一步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湿度、温度、发酵的控制,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来把控。刚酿出的酒呈乳白色,封缸存放半年后,酒色渐变成琥珀色,封缸酒口感甘甜醇厚,酒中富含21种氨基酸,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近年来,绿杨桥封缸酒分别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省优质产品奖,201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被认定为“黄冈老字号”和“黄冈地标优品”,2022年被湖北省商务厅认定为“湖北老字号”产品,2022年,被列入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上一篇: “从蔗到糖”古法蔗糖非遗文化
- 下一篇: 非遗进校园、守护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