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今年洗马灯会花车真容,先睹为快!

发布时间:Feb 19, 2024 | 作者:信息发布


洗马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位于百里蕲河源头,鄂皖通衢,四邑毗壤,自古以来商贸十分活跃。据《唐代地理志》记载:当时浠、蕲、英、罗四县接壤处的大王山、大同、南河一带盛产土茶,而其茶尤以蕲水为特著。北宋时期,该茶取名“蕲黄贡茶" ,蕲黄茶居全国第一,朝廷还在蕲、黄二州专门设立茶叶榷税机关,在两州地域设立四大茶市,洗马镇茶市是最大茶市。  

千百年来,洗马因她的商贸通畅,鄂皖商人往来频繁,斯时很多农民长年到皖、赣两地做生意,使一些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了融合,产生出很大一批具有洗马地区特色的民间文化。例如洗马老龙灯会,相传就是一位裴氏篾匠在江西做手艺,带回的这一民间艺术。还有在鄂、皖两省民间百年传唱的小戏《小辞店》中的原型人物蔡鸣凤就源于洗马镇太平寨,这些足以证实洗马历史上因商贸活跃,使一大批文化种子在蕲河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尤其洗马龙灯经过数百年传承演绎,在鄂东地区独领风骚。居住在蕲河两岸的何氏、叶氏、胡氏、周氏、裴氏等姓氏宗谱都有关于洗马龙灯会的专门文字记载。据《叶氏宗谱》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后的数日晚上,蕲水两岸龙灯如银花火树,大街小巷观灯赏月者人潮涌动……《叶氏宗谱》还记载:洗马龙灯庙会由八大股十七姓组成,每年正月十二日肖家龙出灯会;十三日鲍家龙出灯会;十四日涂家坳二龙庵出灯会;十五日何叶二畈出灯会;十六日胡坳老龙出灯会;十七日许家山出灯会,玩至十八日止"。


洗马地区有独特的龙文化,仅在洗马镇区内周边就有以“龙”定名的寺庙达10余座,以“马”定名的地名近10处,这些寺庙和地名都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传奇色彩,千百年来在洗马地区的龙神文化非常丰富,马的文化十分浓烈,因此,洗马各家灯会都是以“龙”、“马"  为主题,有金龙腾飞,白马开路。由此可见,洗马的灯会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根基。


洗马龙灯还有很多红色经典故事,如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部挺进大别山时,部队驻扎洗马畈,司令部设在叶家花屋湾,刘、邓首长在这里住三天两晚。此时叶家花屋有几位老艺人正在扎制花灯,为来年正月玩龙灯做准备。据该垸叶丛德等多位老人回忆,一天早晨,刘邓首长来到湾大堂内看几位老艺人扎花灯,便走上去仔细听取了老人们介绍洗马地区玩灯的故事,两位首长听得很有兴趣,邓小平说:“手艺不错,扎得好看吔“。二十二日下午5时,部队撇离向三角山进发,叶在青同志为邓小平引路上三角山,翌日清晨,邓小平对叶在青说:“老乡,感谢你为我们当了向导,送你一盏‘马灯’ 作纪念吧,祝乡亲们幸福平安”。解放后,为了纪念这盏马灯,叶氏在文革之前每年春节还特扎一盏“大马灯"参与玩灯的队伍中,特别改革开放后这盏“马灯” 每年还配上对联,诸如:“马奔万里前程美;灯耀九洲大业兴“、“伟人送马灯千秋传颂;元帅驻此地万代敬仰”。


洗马龙灯会这一传统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龙灯活动被勒令停止,但每年春节期间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五角星”  灯、“忠"  字灯、“宝书”  灯、“彩莲船”依然在全镇盛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洗马龙灯文化重吐新枝,每年春节广大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举行龙灯盛会,正月春头蕲河两岸异彩纷呈。近十多年来,洗马灯会在继承传统的形式下又创新地将现代文化元素与传统花灯有机融入一起,增添一些新的项目歌古颂今,例如扎花车、打腰腰、扭秧歌,舞狮球、踩高跷、玩彩莲船、演蚌壳精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洗马的龙灯会无论是从工艺角度、队伍阵容、游灯形式都令人赞叹。每年灯会吸引武汉、黄石、黄冈、鄂州等地的市民驱车前来观灯,人数与年俱增,其声名远播,影响极大。


洗马龙灯会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家灯会都有他经典的传奇故事,形同义异,出灯、玩灯、燃灯都有一整套传统习俗,成了一个不更改的定律。传统花灯的形式有:走马灯、头灯、福灯、寿灯、莲花灯、鲤鱼灯、脚鱼灯、乌龟灯、龙虾灯、百子灯、凤凰灯、龙凤灯、马灯等,还有造型各异的抬阁,抬阁内以各种不同的故事会内容出现,有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有包青天,有水漫金山寺,梁祝姻缘,天仙配,七夕会等传统戏剧人物,还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动物。今天,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各灯会把先进的灯光、电子屏幕、音箱设备等装配在各种花灯和抬阁内,还配上各种花车,使其更加璀灿夺目,夜幕下放眼望去,俨如一条巨大火龙,蔚为壮观。


花灯都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制品,从造型、劈篾、制布、扎制、糊纸、雕刻、剪纸、绘画等都是一道道细致的工艺流程。玩龙灯全国处处都有,但象洗马镇这种玩龙灯的历史之久,传承地域之广,游灯阵容之大、民间文化气息之浓在全国罕见。